速腾进化论 从驾驶者之车到全能选手 DATE: 2023-09-27 07:06:24
编者按 :2023恰逢中国汽车工业70年的大交响 ,刚好奉上汽势5年的进化驾驶小序曲 。中国汽车工业70年,选手是速腾一个值得礼赞的里程碑 。
从1953年一穷二白一汽奠基 ,进化驾驶到2023年一季度中国汽车出口世界第一;从中国人做汽车只有跟随的选手份儿 ,到上海车展跨国巨头对中国车进步的速腾惊叹;从第一辆红旗车呱呱坠地到超百万元比亚迪仰望横空出世;从发动机技术处处被掣肘 ,到拿到”三电“技术话语权、进化驾驶新能源汽车产销连续8年世界第一 ,选手中国汽车工业走过了筚路蓝缕、速腾玉汝于成的进化驾驶70年,这是选手一幅深沉、昂扬的速腾奋斗历史画卷,值得人们驻足 、进化驾驶礼赞。选手
为此,汽势Auto-First推出礼赞70车专题,纪念波澜壮阔的中国汽车70年 。
汽势Auto-First|白屹峰
驾驶者之车这一称号最早被用在代号MK4的宝来(参数丨图片)身上,那时候流传着“坐着舒服就买帕萨特(B5)开着舒服就买宝来”的说法 ,而在世纪之初动辄15万左右的MK4还并不能轻易走入寻常百姓家 ,所以当时只有少部分“白领精英”能够体会到驾驶者之车的真谛。
2006年 ,基于PQ35平台打造而来的速腾(MK5)登陆了国内市场 ,更加圆润时尚的外观以及全新的内饰设计 ,令速腾自上市之际就被赋予了“紧凑级标杆”的称号。速腾继承的不仅只有“驾驶者之车”这一个头衔 ,全系标配16英寸铝合金轮毂 、LED尾灯、集成式大灯组等在当时看来都属于越级配置。甚至由于当时一汽-大众的造车工艺、标准相对领先,使得国内消费者对于A级车的定位都开始模糊 ,甚至衍生出了A+级这一说法。
一系列优势加身致使了初代速腾在终端价格明显高于对手的情况下,销量依旧保持领先,用当时消费者的话来说“速腾这款车除了空间稍小一点外 ,其它方面完全就是B级车的水平”。而真正把速腾推向神坛的则是三年后的2009年 ,1.4T+DSG版本的推出让“二代驾驶者之车”又多了一个头衔——“黄金动力”。
在动力大幅增强的同时油耗也明显降低,再加上此前三年积累的优秀口碑以及消费者对于大众品牌的认可,从此速腾在A级车中头把交椅的位置就彻底坐实了。
2011年中国广州 ,第二代速腾(MK6)与中国的消费者进行了首次接触,为此一汽-大众还给它取了个新的名字New Compact Sedan寓意为全新紧凑级轿车。相比于初代车型,第二代速腾的车身尺寸迎来了明显增强,长度为4644mm,轴距达到了2650mm ,相比于第一代速腾轴距加长了72mm。后排空间的强化也弥补了速腾此前唯一的短板,再加上1.4T发动机的普及 ,速腾车型的销量从2012年下半年开始就稳定在月均20000辆以上的水平,甚至屡次交出月销30000辆以上的成绩。
后期随着280TSI即1.4T高功率发动机的加入 ,第二代速腾在驾控动力方面的优势进一步扩大 ,并且在没有大换代的情况下,2015年后大众速腾由之前的PQ平台全部变成了MQB平台进行生产。
在第二代速腾辉煌了8年后 ,2019年一汽-大众带来了第三代车型 ,新车在尺寸上进一步加大长度为4753mm,轴距更是达到了2731mm ,并且重点不是相比于第二代速腾轴距加长了80mm,而是与海外版相比第三代国产速腾的轴距也加长了46mm ,这对于看重后排空间的家用消费者来说无异于最大程度的升级进化 。
如今的速腾车型已然进化成了没有短板的全能选择 ,即便在大量电气化选手加入15万级市场后,第三代速腾也能在这个多元化的市场中脱颖而出 。